STM32有哪些时钟源?各有何作用?

作者:cambrain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1-22     点击数:0    

STM32的时钟源主要有高速外部时钟(HSE)、高速内部时钟(HSI)、低速外部时钟(LSE)、低速内部时钟(LSI)以及锁相环时钟(PLL),以下是它们的具体作用:

高速外部时钟(HSE)

一般由外部晶体振荡器或外部时钟信号源提供,频率范围通常在4MHz到26MHz之间。

为系统提供稳定的高频时钟基准,常用于驱动系统时钟(SYSCLK),使STM32能在较高频率下稳定运行,以满足高速数据处理、通信等需求。如在以太网通信或高速SPI数据传输时,可选择HSE作为时钟源,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高速性。

高速内部时钟(HSI)

是STM32内部集成的RC振荡器产生的时钟信号,频率一般为16MHz。

优点是启动速度快,无需外部晶振电路,可在系统上电后快速为单片机提供时钟,用于系统的初始化阶段。也可作为系统时钟的备用时钟源,当HSE出现故障时,系统可自动切换到HSI,保证系统继续运行。

低速外部时钟(LSE)

通常由外部的32.768kHz晶体振荡器提供,主要用于实时时钟(RTC)模块。

为RTC提供精确的时钟基准,使STM32能够实现精确的计时、日历等功能,确保系统在掉电等情况下仍能保持时间的准确性,常用于需要精确时间记录的场景,如工业控制中的数据记录时间戳、智能手表的时间显示等。

低速内部时钟(LSI)

由内部的低速RC振荡器产生,频率约为40kHz。

可用于驱动独立看门狗(IWDG),为其提供时钟信号,保证看门狗在系统出现异常时能正常工作,实现系统的自我复位和保护。也可作为RTC的辅助时钟源,在不需要高精度时间时,可选择LSI为RTC提供时钟,以降低功耗。

锁相环时钟(PLL)

可以将输入时钟信号进行倍频或分频等处理,产生更高或更合适频率的时钟信号。

主要用于将HSE或HSI等时钟源的频率进行调整,以满足系统对不同频率时钟的需求。如将HSE时钟通过PLL倍频后作为系统时钟,可使STM32工作在更高的频率,提高系统性能;也可将PLL输出作为USB等特定外设的时钟源,为其提供准确的时钟信号,保证外设的正常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