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EEE-1394与USB是两种常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标准,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IEEE-1394:由苹果公司开发,最初被称为FireWire(火线),后来IEEE标准化后成为IEEE-1394。主要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设备连接,在专业视频编辑等领域应用较早。
USB:由英特尔、康柏、IBM、Microsoft等多家公司共同开发,从USB 1.0发展到如今的USB 4.0,应用范围广泛,成为计算机和电子设备最常用的接口之一。
传输速度
IEEE-1394:有100Mbps、200Mbps、400Mbps等标准,IEEE-1394b标准可达800Mbps甚至更高。
USB:USB 2.0为480Mbps,USB 3.0理论速度达5Gbps,USB 3.1可达10Gbps,USB 4.0可达40Gbps。
连接设备数量
IEEE-1394:采用树形或菊花链拓扑结构,一条总线最多可连接63个设备。
USB:通过集线器可扩展连接,理论上最多可连接127个设备。
数据传输模式
IEEE-1394:支持等时传输和异步传输,适合实时性要求高的音频、视频数据传输。
USB:支持控制传输、批量传输、中断传输和等时传输多种模式,能满足不同设备需求。
接口形状
IEEE-1394:有4针、6针、9针等接口形式,接口相对较大。
USB:有Type-A、Type-B、Type-C等多种接口形状,Type-C接口尺寸较小且支持正反插。
供电能力
IEEE-1394:6芯和9芯电缆可提供一定电力,但功率有限。
USB:USB 2.0一般提供5V/500mA,USB 3.0及以上可提供更高功率,支持快充协议的可提供更高电压和电流。
IEEE-1394:常用于专业的视频编辑设备、数码摄像机、高端音频设备等对数据传输实时性和同步性要求极高的领域。
USB: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,如鼠标、键盘、打印机、移动硬盘、U盘、手机等,涵盖了几乎所有类型的电子设备。
IEEE-1394:硬件成本相对较高,加之其应用场景较为专业和小众,在普通消费者市场的普及度较低。
USB:由于其广泛的适用性和不断降低的成本,在市场上的普及度极高,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和大多数电子设备都配备了USB接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