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电电压和浪涌电压有以下区别:
静电电压:由物体间摩擦、接触 - 分离、感应等产生 。比如秋冬季节脱毛衣时产生的静电,是衣物纤维摩擦,电荷转移、积累所致;电子设备在生产、运输、使用中与外界物体接触分离,也会积累静电。
浪涌电压:主要源于电力系统的开关操作(如大型电机启停、变压器投切 ),会引起电路中电流、电压突变;雷击也是重要原因,雷击附近电力线路时,瞬间高能量耦合到线路,产生浪涌电压 ;此外,电网故障(如短路故障修复瞬间 )也可能引发。
静电电压:持续时间极短,通常在纳秒(ns)级 。静电放电过程很快,如人体静电放电瞬间完成。
浪涌电压:持续时间相对长些,从微秒(μs)到毫秒(ms)级 。像雷击引起的浪涌电压,持续时间可能达几十微秒甚至数毫秒。
静电电压:电压可高达数千伏甚至上万伏 ,但能量相对较小。因静电积累电荷量有限,放电瞬间释放能量有限。例如,人体静电电压可能达几千伏,但放电能量不足以对大型电气设备造成永久性损坏,不过对一些高集成度、高灵敏度的电子芯片可能有损害。
浪涌电压:电压幅值高,能量大 。如雷击浪涌电压可达几万伏甚至更高,携带巨大能量,足以损坏电力设备、电子装置的绝缘层,烧毁元器件 。
静电电压:频率成分丰富,以高频为主 。静电放电电流变化快,根据傅里叶变换,其频谱包含大量高频分量。
浪涌电压:频率相对较低 。像电网开关操作、雷击等引起的浪涌,主要能量集中在低频段。
静电电压:对电子设备中半导体器件(如集成电路芯片 )危害大。静电放电瞬间电流大,可能造成芯片局部过热、击穿,损坏内部电路结构 。在电子制造车间,工人不采取防静电措施,接触芯片时静电可能损坏芯片。
浪涌电压:除损害电子设备外,对电力设备(如变压器、断路器 )也有威胁。会使电力设备绝缘老化加速、击穿损坏;对电子设备而言,过高浪涌电压可能烧毁电源模块、接口电路等 。